时事微观察丨不平凡的“十四五”,民生答卷厚
- 编辑:admin -时事微观察丨不平凡的“十四五”,民生答卷厚
“家事、国事、天下事,让人民过上幸福的生活才是第一要务。”习近平总书记在2025年新年贺词中送上深情寄语:“妥善解决好人民身边的大大小小的问题,让每个人的笑容多一点,温暖一点。” △今年除夕夜,习近平总书记通过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网络发表2025年新年贺词。民生连人心,群众身边的小事始终是总书记关心的大事。 “十四五”开局之年,总书记在广西桂林猫珠山村考察时对村民说:“我忙这些事,‘大国’就是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同时,总书记始终把人民群众放在第一位。不管你在国内多忙,他一定要抽出时间来o 到当地人那里看看老百姓的生活怎么样,有哪些好的经验可以交流和推广,有哪些关切和问题需要解决。时间刻下了奋斗的足迹,也得到了温暖的答案。 “十四五”期间,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战略,关系到人民生活幸福的“大国大业”,在发展过程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渴望转化为持续奋斗。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位于贵州黎平县肇兴侗村侗乡特色产业基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代表以蜂蜡为墨,以蜡刀为笔,在土布上绘制出各具特色的图案。今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我来这里检查。他仔细观看蜡染文化的精湛工艺和丰富多彩的创作,关切地问道:“你是从小学的技艺吗?” “产品受欢迎吗?” “合作社有多少人?”以及“它有自己的品牌吗?”勤劳智慧的侗族人民,将家门口的产业代代相传的文化传承了下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村里200多名妇女提供了稳定就业,带动周边村庄妇女增加在家务工收入。 2024年产值将达到1800万元。随后总书记在云南考察时,参观了位于玉龙雪山脚下的丽江现代花卉产业园,详细询问了花卉品种、市场销售、收入等情况。总书记高兴地说:“你们的生意很红火,d符合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祝你们生活如花一样美丽!”△2025年7月11日,花卉工人在云南丽江现代花卉产业园温室里采摘鲜花。言语中小心翼翼,充满牵挂。一次次赴当地考察、主持重要会议,总书记心系人民群众工作收入,心系“让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的生活”。2022年6月,在大学开学的关键时刻 毕业生找工作后,总书记来到四川宜宾学院,了解公司招聘需求和毕业生签约率。他强调:“党中央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要进一步挖掘就业资源,实施细化就业指导服务。学校、企业及相关部门要抓好学生就业合同落实,特别是脱贫家庭、低保家庭、零收入家庭。工薪家庭和长期未参加工作的残疾大学毕业生是主要帮扶对象。 “2024年5月,中共二十届中央政治局召开关于推动高质量充分就业第十四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就业作为民生第一要务,加强组织领导、中央领导和机制建设、健全党的建设。”国务院关于落实就业优先工作的意见 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战略发布,这是从中层推动高质量充分就业的顶层设计。驾驶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关心和推动下,我国持续加大稳就业、增收入力度。因为“五年计划”,城镇新增就业稳定在1200万人以上;城乡居民差距明显缩小;而上海宝山区“家居管家”项目已正式启动,该项目针对千线,每床位每月价格600至900元,房间及小区环境干净舒适。上海考察,专程到闵行区新时代城市建设管家进行考察。”总书记说。要贯彻落实城镇化城市理念,不断满足多元化、多元化人群住房需求,确保外来人口能进、能住、能安居、能事业有成。今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警告说:“凡是涉及切身利益的事情,人民群众的诉求必须立足于尽最大努力体现公平正义,政策的系统设计不能顾此失彼。”不能忽视人民群众最强烈的共同感受。 综合幼儿服务及发展》等重庆市九龙坡区谢家湾街道社区 项目已竣工,社区环境全面更新。 “十四五”以来,经济发展为保障和改善民生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民生保障网变得密密麻麻。我国已建成世界上最大的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卫生体系医疗卫生系统。义务教育一体化率和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均达到95%以上;累计改造城镇旧住区24万多个。惠及超过4000万户、1.1亿人;新建扩建各类保障性住房、城中村、城镇危房改造超过1100万套(间),惠及群众超过3000万人……中国式现代化把民生放在第一位。每一项工作都是为了人民、深入人心、赢得民心。一个大国的伟大,也意味着一个大国的分量。万千事,归根结底,都是万千家庭的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群众哪里不满意、哪里不高兴、哪里不满意,我们就在哪里努力,办好每一件事”。2013年2月,在甘肃定西,习近平总书记从村民的水缸里舀了一瓢水,检查了一下,水的味道让他皱起了眉头。总书记专程来到渭源县陶水工程工地,检查工程建设情况,对当地和国家有关负责同志进行鼓励。 部长和委员会让人们尽快喝上干净、甘甜的洮河水。去年9月,总书记再次来到隆中。听说甘肃拟在引水工程受益区建设大型现代化灌区,总书记非常高兴:“引水工程建设得好,解了燃眉之急。我们一定要多做一些惠及人民的事。人民。 “就这样了,那边,一个桃鹤w水渠已使兰州、定西、白银、平凉、天水5市14县(区)超过600万人受益,当地过去靠天吃饭的农业也正在回归文雅。甘肃省定西人。我会满足人民的希望。 “这是强烈的表达,更是时刻铭记在心的行动。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省潘家湾镇四邑村考察时,看望村里的养老、惠民儿童“,更加精准有效地解决群众问题。”我们始终牢记群众心声,在人民群众最困难的时候,党和政府是我们坚强的后盾,一定会帮助大家渡过难关。 克服困难,重建家园。辽宁葫芦岛看望灾民起义,总书记详细询问当地房屋被淹、村民搬迁情况并要求当地干部组织好群众工作生活,确保暖冬。 .....一个。已转化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坚定行动 7月,《儿童保育补贴制度实施方案》公布,现金补贴将直接发放到全国有孩子的家庭。有网友“晒出”账单:我们有两个孩子,老大秋天上大班,正好赶上美丽政策,预计一年可节省近5000元。老二一岁多了, 每年可领取3600元育儿补贴。 “十四五”以来,国家财政更加明确地聚焦民生。民生领域财政投入占国家一般预算支出的70%以上,民生感受、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2025年3月19日,康巴什一幼儿园内内蒙古鄂尔多斯市i区,老师陪伴孩子们进行体育游戏。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项长期任务,没有终点,不断有新起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谋划“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一定要不忘初心,把造福人民作为核心导向价值,在发展中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持续促进共同富裕。 “要研究推出一批平衡好、可及的民生政策措施,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急的问题。涉及群众的事情关键是实实在在的,一切政策措施都要务实有效,一定要量力而行、量力而行。”总书记朴实的话语,折射出深沉的情怀。体现了共产党人对人民的热爱,是一个伟大的党、一个强国的领袖。
编辑:聂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