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部:前三季度空气和地表水环境质量总
- 编辑:admin -生态环境部:前三季度空气和地表水环境质量总
 10月29日,生态环境部召开10月份例行会议。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裴晓飞表示,今年前三季度,全国环境空气质量和地表水质量总体持续改善。环境空气质量方面,全国339个地级市PM2.5平均浓度为26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5.1%; PM10平均浓度为45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4.3%。空气质量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87.6%,同比提高1.8个百分点;平均重度超标污染天数比例为1.1%,与去年同期持平。从主要区域来看,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36”城市PM2.5平均浓度为3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折痕15.6%;平均好天数比例为73.5%,同比提高8.5个百分点;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平均比例为0.8%,同比下降1.2个百分点。长三角地区31个城市PM2.5平均浓度为29.6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6.3%;平均好天数比例为81.6%,同比提高2.4个百分点;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平均比例为0.2%,同比下降0.4个百分点。汾渭平原13个城市PM2.5平均浓度为30.9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6.5%;昂平均好日子比例为75.3%,同比提升9.4个百分点;严重污染及以上天数比例平均为2%,同比提高0.9个百分点。在地表水环境质量方面,全国3641个地表水评价断面,水质优良(一~Ⅲ类)断面比例为89%,同比提高0.5个百分点;劣Ⅴ类水质断面比例为0.7%,与上年持平。其中,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淮河、海河、辽河等七大流域以及西北江河、西南江河、浙闽江河水质优良(Ⅰ~Ⅲ类)断面比例为90.5%,逐年提高个百分点; Ⅴ类以下断面比例为0.5%,同比提高0.1个百分点。监测的209个重点湖泊(水库)中,水质良好(一~三类)湖库占76.6%,同比下降2.0个百分点;劣Ⅴ类水质湖泊、水库数量占比3.8%,同比下降0.5个百分点。文字与图像|记者 宋世英
 编辑:潘海辉
10月29日,生态环境部召开10月份例行会议。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裴晓飞表示,今年前三季度,全国环境空气质量和地表水质量总体持续改善。环境空气质量方面,全国339个地级市PM2.5平均浓度为26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5.1%; PM10平均浓度为45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4.3%。空气质量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87.6%,同比提高1.8个百分点;平均重度超标污染天数比例为1.1%,与去年同期持平。从主要区域来看,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36”城市PM2.5平均浓度为3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折痕15.6%;平均好天数比例为73.5%,同比提高8.5个百分点;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平均比例为0.8%,同比下降1.2个百分点。长三角地区31个城市PM2.5平均浓度为29.6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6.3%;平均好天数比例为81.6%,同比提高2.4个百分点;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平均比例为0.2%,同比下降0.4个百分点。汾渭平原13个城市PM2.5平均浓度为30.9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6.5%;昂平均好日子比例为75.3%,同比提升9.4个百分点;严重污染及以上天数比例平均为2%,同比提高0.9个百分点。在地表水环境质量方面,全国3641个地表水评价断面,水质优良(一~Ⅲ类)断面比例为89%,同比提高0.5个百分点;劣Ⅴ类水质断面比例为0.7%,与上年持平。其中,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淮河、海河、辽河等七大流域以及西北江河、西南江河、浙闽江河水质优良(Ⅰ~Ⅲ类)断面比例为90.5%,逐年提高个百分点; Ⅴ类以下断面比例为0.5%,同比提高0.1个百分点。监测的209个重点湖泊(水库)中,水质良好(一~三类)湖库占76.6%,同比下降2.0个百分点;劣Ⅴ类水质湖泊、水库数量占比3.8%,同比下降0.5个百分点。文字与图像|记者 宋世英
 编辑:潘海辉

 
  
 